为了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布尔津县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四类学习管理法,进一步提升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一是分层次、多载体、强实效,微教式学习。划分层次、丰富载体,增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灵活性、自主性,自下而上夯实党员教育管理基础。党小组“微教育”,分配学习任务,促进小组党员自主把握、自行安排、自己管理。党员干部组织“微行动”,结合“党员公开承诺书”“在职党员进社区”等,用实际、实在、具体的微行动为群众承办实事好事,强化党员干部职责、先锋意识。积极分子“微管理”,严格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管理台账,教育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向“合格”党员看齐,形成积极争先奉献、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二是熟专业、掌学历、互兼容,自主式学习。对农牧村党员和党员干部文化结构、从业状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等情况摸底后进行分类,结合县情实际和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意愿,制定切实可行、“量体裁衣”的党员理论学习、技能培训计划。发挥单位(部门)、远程教育、住村工作组力量,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和远程节目供党员群众自主参与、观看学习。
三是查需求、晓舆情、解疑问,预约式学习。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在各站点公布远程学习预约电话,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预约自己喜欢和需要的学习节目。根据预约情况进行综合整理,合理安排学习资源播放日程,做到“播前有预报、播中有讲解、播后有辅导”,极大满足党员干部和农牧民中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优秀分子的需求,以点带面,极大地带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积极性。
四是对比学、反复学、夯实学,一站式学习。结合党员演讲比赛、党的理论知识测试等手段,激发党员比学赶超意识。发挥新媒体、远程教育优势,及时向党员干部传达理论知识、系列讲话、时事要闻、党员风采、典型经验等内容,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反复学,务实学。开展“送学上门”、“流动课堂”,将学习资源送到老党员或其他有学习需求的党员手中,让部分老弱病残党员不少学、外出务工流动党员不漏学,提高了党员教育培训覆盖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