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养殖合作社有了工作,每月有4500元的‘稳定’工资,生活真是大变样......”村民努尔阿力在布尔津县阔斯特克镇哈拉墩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会”上动情地为在场群众现身说事。
努尔阿力是哈拉墩村的一名党员,一家4口,有2个上学的孩子,生活比较紧张。在工作队精准转移帮扶下,努尔阿力与县绿农养殖合作社签订了三年的就业协议。从“无业游民”到端起“铁饭碗”,他像换了一个人。这一系列的变化得益于布尔津县委组织部驻喀拉墩村工作队进行的就地转移一条龙服务举措。
就地转移一条龙服务并非空穴来风,布尔津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在就地转移劳动力上“下功夫”,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本村群众思想保守、致富渠道单一、外出就业无门等现状,结合入户走访开展前期调研,精准摸排出有富余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群众40余名。5月17日,工作队、村两委针对该群众,在布尔津县阔斯特克镇哈拉墩村村委大院组织召开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会。
已经满足于种种地、放放牧的农牧民群众,对于外出务工没有太大“兴趣”。但是对于“尝到甜头”的努尔阿力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身边的“事儿”告诉身边群众眼前的“理儿”,让在座的父老乡亲明白劳动力转移的好处,还让大家放心,后期还会组织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强化就业的稳定性。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一场劳动力转移大会,一户赚得满金钵,这让很多“裹足不前”的群众迈开了“犹豫”的双脚,在现场有近10户有签订就业协议的“意中人”。
哈拉墩全村171户487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属于农业村。布尔津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想方设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让本村的群众富了思想,也富了口袋,让大家日子越过越甜。
“现在都不为吃穿犯愁,但村民依靠传统小农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很难提高,我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转移劳动力增加收入”。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刚在前期的筹划会上侃侃而谈。
基础牢不牢,关键看支部。为了能够变输血为造血,激活困难群众参与农村发展的积极性,工作队破冰开路,按照“重输出、抓培训、提质量、促增收”的思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还为村民开办双语、保安、刺绣等技能培训,提高群众就业能力。同时,工作队派出单位县委组织部发挥后盾作用,与工作队共同研究制定劳动力转移输出名单,并争取到“阿山鹿王文华苑”、“绿农养殖合作社”、“喀纳斯旅游公司”等66个企业的岗位支持,为有意向的劳动力进行“一对一”就业配对,激发了群众“造血”功能。
“以前我家主要靠种地养家,年底把贷款还完,也剩不了多少。现在承包土地再加上打工,一年收入就有6万元”。面对工作队为自己铺出的致富路,努尔阿力信心满怀。
在平时,工作队与村“两委”以宣传栏、咨询台、现身说法、网络指导等形式,强化劳务输出宣传,调动广大劳动者改善生活的主动性。
“习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确实是这样,参加完劳动力转移大会回来后,我们明白了,只要用勤劳的双手,生活就会越来越好。”村民说依汗坚定地说。
会后,工作队还将继续通过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群众致富观念,努力实现“就业一人,增收一家,带动一片。”(文/陈皖鲁 徐春霞)
|